科学技术名词(以下简称“科技名词”)使用规范的问题,属于初级《出版专业基础》教材内容,详细内容可参阅初级《出版专业基础》第四章第五节“科技名词使用规范”。该考点内容主要出现在初级资格考试中,但随着考试的发展,考试加大了对这个考点的考核力度,中级试卷中也有涉及。因为科技名词涉及的面非常广,并且这块也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具体复习资料,这就导致了不少考生,尤其是零基础、直接报考中级的考生,复习时没有头绪,毫无章法,缺乏有效应对措施。 2007—2014年,这段时间范围内使用的教材是2007年版。从上述题目命题的内容来看,当时的教材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都没有涉及。自2015年版开始,在初级教材中增加了“科技名词使用规范”一节,其中对科技名词使用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举例,上述几道例题中涉及的一些科技名词,在“科技名词使用规范”一节里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。也就是说,考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据此为复习参考资料,用以应对该类型的考题。如果试题考到教材以外的情况,要应对考题一是要靠考生平日工作积累了,所谓厚积薄发,平日积累越深厚,考试应对越轻松;二是考生可根据《学术出版规范•科学技术名词》CYT119-2015中的要求为依据,并结合题目进行筛选。 例1:下列句子中,专业名词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所颁规范的是( )。(2014年中级实务) A.近年来,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B.目前,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C.镭射是20世纪以来,继原子能、电子计算机等之后,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 D.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,母婴传播的概率在90%以上 【答案】C。 【解析】C选项,“镭射”是以前的音译词,规范用词应为“激光”。其余几个选项涉及的常考科技名词都是规范用法:A选项,“心律失常”“发病率”都是规范用法,而不是常常误用的“心率失常”“发生率”;B选项,“艾滋病”是规范用法,而不是常常误用的“爱滋病”;D选项,“概率”是规范用法,而不是常常误用的“几率”“机率”。 例2:下列句子中,用词符合规范的是( )。(2013年中级实务) A.爱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,即血液传播、性传播、母婴传播 B.重复使用一种抗菌素,可能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C.女性健康与荷尔蒙有着密切的关系 D.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,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【答案】D。 【解析】A选项,“爱滋病”应为“艾滋病”;B选项,“抗菌素”应为“抗生素”;C选项,“荷尔蒙”应为“激素”;D选项,“噪声”“心肌梗死”“发病率”都是规范用法。以前常用“噪音”“心肌梗塞”“脑梗塞”,现如今都规范为“噪声”“心肌梗死”“脑梗死”。 例3:下列句子中,用词不符合规范的有( )。(2013年中级实务) A.中国黄岩岛有一个环形礁盘,围成一个面积130平方千米的泻湖 B.据有关机构预测,欧央行10月份再度加息的机率达到80% C.竹碳可以清肠胃、排毒 D.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 E.在光学中,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,称为实像 【答案】ABC。 【解析】A选项,“泻湖”应为“潟湖”。在海的边缘地区,由于海水受不完全隔绝或周期性隔绝,从而引起水介质的咸化或淡化,即可形成不同水体性质的“潟湖”。“潟”读“xì”,释义为咸水浸渍的土地。B选项,“机率”应为“概率”。C选项,“竹碳”应为“竹炭”。D选项,“维生素”是规范用法,而非“维他命”。E选项,“实像”是规范用法,而非“实象”。 例4:下列句子中,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有( )。(2021年初级基础) A.胶元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胺基酸 B.直升机已被应用于播种造林 C.蜗牛在行进中会分泌出黏液,保护身体不被划伤 D.要减少二恶英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E.西红柿含维他命C较高,每100克含维他命C 20~33毫克 【答案】ADE。
【解析】A选项,"胶元蛋白"应为“胶原蛋白”,“胺基酸”应为“氨基酸”。D选项,“二恶英”应为“二 例5:下列句子中,科技名词使用符合规范的是( )。(2020年初级基础) A.粘度系数是描述液体粘度性质的物理量 B.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C.合理饮食对白血球低的患者有帮助 D.水蒸汽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 【答案】B。
【解析】A选项,“粘度系数”应为“黏度系数”,“粘度”应为“黏度”。B选项,“辨证施治”使用正确,同样用法的还有“辨证论治”,这些都中医专有名词,而不应用平日常用的“辩”。C选项,白血球“应为”白细胞“。D选项,“水蒸汽”应为“水蒸气”。 |